我們把SOP跟QC工程圖的重要性說明了一遍,相信各位讀者都已經有所領悟才是。然而;所謂【徒法不足以自行】,也就是說光有書面規定,是做不了任何事的。要把事情做好,最重要的就是人,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資源,尤其是主管階級的人力水準直接影響公司的競爭力。

要講人員的管理之前,我想要先定義甚麼叫做管理。在企業經營上,管理就是PDCA(Plan、Do、Check、Action)。在4M+E的管理上,我想定義為【管制+改善】,也就是說不僅僅要求應有的績效(performance),還要提高他的能力(capability)。今後我講到管理,就是講【管制+改善】,不再解釋了。

【製造業】顧名思義,就是把原材料加以加工(組裝),變成我們想要的外觀、具備我們想要的功能(機能)。假如只要做一個或少數個產品,一個人就可以完成了。但是當加工的量變大時,就不能只靠一個人完成,而需要一群人。既然是一群人,就不能像一群遊民沒有組織。必須加以組織現場負責製造的一群人,才能有效率地完成大量且複雜的生產作業。

組織的大小因人數的多寡而定,從十幾人的家庭工廠到幾百、幾千,甚至上萬、十萬的公司都有。我們台灣大部分都是中小企業,人數約莫上百人到上千人,我們就以這個規模的企業來談人員的管理。以某家員工人數2000人的跨國性公司為例,這家公司的組織有(董事長、總經理)、(副總經理、廠長)、(部經理、副理)、(課長、副課長)、(領班、組長)、技術員,組織的階層數大約可以分為5層(括弧內的人事實上可以合併為1個人)。不同階層的人當然肩負的責任不同,根據我的觀察,負擔最重的是製造部課長。課長承上啟下,必須完成上頭交付的任務,還要疏導基層員工的情緒,簡直就是夾心餅乾,要是副總、廠長不挺他,他根本就做不下去。不幸的是,所有在工廠工作的年輕有為的工程師都必須經過這個關卡,才能繼續往上爬。

好了,我們回到正題【如何管理現場員工】,先談人數最多的基層技術員。技術員的學歷以台灣而言,大部分在高中~專科之間,有些福利制度好、名氣大的公司聽說有很多大學畢業的技術員。很多主管對這群人有矛盾性的期望,有時希望他們腦筋靈活一些,不要笨到說一動作一動。有時又希望他們不要太聰明,每人做一套各有各的調(不照SOP做),我認為這些都是基層人員的教育訓練不足造成的。

之前我提過,教育改變我們,基層技術員要做哪些教育訓練呢? 下面是我提供的項目,給大家參考。

一、安全意識的提高

1. 生產現場的危險、生產流程對身體健康可能造成的影響。(最重要,卻很少公司有做)

2. 作業危險預知(KYT)

二、現場生產技術(不接受、不製造、不流出不良品)

1. 原材料的檢驗方法--檢驗哪些項目、怎麼檢驗、怎麼判斷是你要用的東西?

2. 產品加工原理--不知道加工原理,以後就無法判斷異常發生的原因。

3. 生產設備動作分解--設備是怎樣把原材料變成我們要的形狀的、哪裡是關鍵重要的部分、怎麼判別這個地方有無異常

4. 產品品質特性--哪些品質特性必須被管制、為甚麼必須被管制、怎麼管制(檢測方法、頻率、合格基準)。

5. 生產設備日常點檢項目--為甚麼要點檢這些項目、如何判斷有無異常 

三、改善手法(提升生產技術)

1. QC七工具

2. Why Why Analysis

3. QC Story

4. 5S、顏色管理

5. 簡單的IE手法

上面的項目或許不足也說不定,但是以我的經驗,要是每一個技術員都可以熟習這些項目,現場的體質絕對是一流的。很多公司說我們也有辦這些訓練,但是都得不到效果。我判斷他們的教育訓練都是半生不熟、一知半解、虎頭蛇尾,到最後不了了之,不僅浪費公司資源,也讓員工感覺不到任何成長的喜悅。因為篇幅的關係,我們暫時把基層技術員的管理講到這裡,以後還有許多要講的,下回我要說明【領班、組長的教育訓練】,請大家耐心聽下去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管理經驗 教育 技術員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製造業管理花絮 的頭像
    製造業管理花絮

    劉權榮 Charles Liu 的部落格

    製造業管理花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